有聞「華夏」一詞使人欲嘔
筆者幼時聽長輩閒話家常,常聽得「我哋(們)鄉下人」;舊日「社會」如何,從未有聽「我哋(們)中國人」;舊日「中國」如何。「中國」一詞多見於近百年的書本報刊,「中國」又或「中國人」等詞乃現代教育所成就。 文化之伸展承傳,盡靠語言文字、宗族繁衍, … [繼續閱讀]
筆者幼時聽長輩閒話家常,常聽得「我哋(們)鄉下人」;舊日「社會」如何,從未有聽「我哋(們)中國人」;舊日「中國」如何。「中國」一詞多見於近百年的書本報刊,「中國」又或「中國人」等詞乃現代教育所成就。 文化之伸展承傳,盡靠語言文字、宗族繁衍, … [繼續閱讀]
拉丁文承傳史,對香港人有一定啟示。拉丁文同文言文一樣,係文化區一直以來嘅高階語言,但又因為歷史發展軌跡,係過去一百年慢慢退出歷史。直至1903年,法國大學仍然要求學生係法語論文之外,另寫一篇拉丁文論文,先至可以畢業。天主教會更加係1965年 … [繼續閱讀]
陳雲常言華夏,卻鮮言仁義。孔子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是「攝禮歸仁」,禮的本質是義,而要求義必先立仁心,是故言禮不能不言仁,但為甚麼陳雲的「華夏」卻幾乎未曾言仁義?並非陳雲不了解此義,而是陳雲表行華夏,實行韓非矣。本文欲論韓非之勢比較陳雲一直以來 … [繼續閱讀]
小弟不過區區一個只有幾十like的小散人,卻得陳雲不點名批評,實在萬幸,這個座我自然入了。陳雲對小弟寫兩篇廢文之反應如此之大,我自然認為自己是說中了陳雲理論之要害。我認為一直以來攻擊陳雲理論者都搔不著癢處,唯有以正宗華夏審視陳雲理論方為其要 … [繼續閱讀]
陳雲崇華夏,而與之抗衡的《民族論》說又鮮言華夏,令論述變成類似「華夏vs西化」的爭鬥。我並不想涉及這般論戰,反而想從華夏觀陳雲,指出陳雲的華夏並非正宗。而我們要另立新說,必須搶奮「華夏」之話語權,以華夏駁斥陳雲。建立真正的華夏正宗。 此文之 … [繼續閱讀]